22日晚,澳珠两地首次联合举办烟花汇演活动,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。央视频携手董明珠,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澳珠绚烂烟花汇演直播大赏。
今天,我们和董姐一起看烟花、谈谈心……
高质量发展的珠海与澳门
主持人:您是90年到了珠海吗?90年那会,澳门还没有回归的时候,你有没有去过澳门?
董明珠:首先我讲讲现状,很多外地游客来了以后,会问这边是澳门吗?会觉得珠海这边是澳门,因为珠海和澳门之间就是零距离了。这是第一个。所以我们珠海澳门整个建设发展,跟以前比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我最早来这边时,珠海是个小渔村,澳门是个弹丸之地,非常小,就一条街。我记得当时站在那看澳门,那边还是铁丝网,可以听到澳门的人在讲话的声音,可以看到澳门的人在开车,很近。但那时候澳门非常小,我过去澳门时在街上看到更多的是一些小店铺。
主持人: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后,你还有没有再去澳门?
董明珠:我觉得澳门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回归以后,这20年其实是变化最大的。我也经常到澳门去,刚才我说很多外地人过来分不清珠海和澳门,对于我们来说,现在更加没有差距了。同时,我觉得珠海的发展也带动了澳门的发展。
主持人:现在珠海也提出全力支持澳门适度多元发展,包括横琴的产业布局,一直以服务澳门、支持澳门为主。我看到网上有消息说,接下来格力要在横琴建一个总部大厦,有这个事吗?
董明珠:是的没错。因为我们觉得为了大湾区总书记几次来澳门,包括香港,对广东大湾区的建设,实际上更多的是希望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有更好的更快速的发展。我觉得大湾区未来对整个澳门、香港的发展,都是有非常大的助力。
主持人:格力把总部大厦建在横琴,是不是也有跟澳门的相关产业对接?
董明珠:可能澳门在大家想象当中,主要是博彩业,其他行业大家都感受不深。横琴随着珠海的科技发展,相关的一些产业布局趋于完善。特别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是什么?是这种互相之间的合理交流。澳门发展起来离不开珠海的支持,所以横琴更大的产业布局,是为了澳门的发展思考。
主持人:格力把总部大厦建在横琴,是不是也是象征着接下来在战略布局上,也会跟澳门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?
董明珠:一定会,因为我们想在这里建设总部大厦,是为了未来在这里搞研发和人才培养。我们在珠海市还有很多的基地,在这里建设总部大厦,是为了让它尽可能从地理位置上、情感沟通上,更加实实在在,能看得见摸得着。特别是有澳门科技大学、澳门大学两所大学,我们珠海也需要大量的人才,可以通过我们的沟通交流,以此为依托,把人才聚集起来。
主持人:您觉得像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这样的大学、这样的人才,对珠海对格力来说,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吗?
董明珠:不纯粹是为格力引进人才,而是格力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,孩子们读完书以后走向社会,能把他们学到的知识真正发挥出来。 不管是学计算机的,还是学任何一个方面的,在格力都有用武之地。未来的横琴发展,是能够与澳门的发展相呼应的。
主持人:接下来珠海和澳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,可能联系会越来越紧密,您会有这种感觉吗?
董明珠:实际上珠海、澳门、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已经开始很紧密了,但这种紧密的程度可能表现在不同方面。比如我们来往很方便,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来往方面,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共同发展。
时代在变化,老百姓的需求也发生变化,生产已经发生了矛盾,所以我们一定要按总书记讲的,去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高质量发展包含的内容非常多,比我们的工匠精神、设计水平、技术先进等,它有无数个需求来支撑高质量发展。所以我认为澳门和珠海这样的一个完美结合,不仅对珠海,对澳门也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特别是在香港和澳门回归后,一国两制,我们都是一个国家的人,都是兄弟姐妹,都是一家人,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理念、宗旨是一致的。
高质量发展的格力与中国制造
主持人:格力在空调界是当之无愧的老大,上次去采访您有讲到数控机床,格力现在有很多产业,各方各面都会涉猎到。您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,让制造业涉及到这么多方面?
董明珠:去年的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时候,第一台在上面开的车,就是我们珠海银隆生产的电动新能源汽车。当时很多人在说,董明珠为什么要去投银隆?不是因为这家民营企业的好坏,而是因为这个产业。新能源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。特别是在汽车行业,这么多年下来,我们没有在汽车行业在市场有话语权。我就觉得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,用我们自己做出的产品来贡献社会,我觉得才是真的有价值的。所以这是我们当时一个思考。
第二个大家经常讲,我们支持民族企业。格力是民族品牌,其实大家支持民族品牌似乎也没有错,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,不是支持一个民族品牌,是因为格力今天在世界空调领域就是世界级的品牌。
无论技术也好,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也好,特别是总书记提的绿水青山。绿水青山是什么?不是山青水绿,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降低能源消耗,怎样更加环保,我觉得那才是真正对绿水青山的认知。所以我们在这过程当中打造了很多自己独有的技术,在空调领域独领风骚,遥遥领先。
我们现在有很多技术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由我们自己发明研究。比如光伏空调,我们结合新的能源。比如说自然能源,它是完全无消耗的,解决了我们温度问题,却没有消耗资源,这是多大的贡献。
压缩机的核心部件我们也做研发。我们做的磁悬浮离心机,目前在全球也是领先的。举个例子,现在很多政府办公楼改造都在用我们的机组。其中一个例子最明显,因为有时间做记录。人民大会堂用我们的机组,以前电费要一个亿,现在只要6800万,节约了3200万。这个成绩,都是我们的技术升级带来的。
刚才讲的磁悬浮技术,这个能效更高,我们为一个政府单位改造3万平方的工程,原来每天用1万块钱电费,现在只要3700块钱,节约了63%。 我们测算一下,如果用现在最新的磁悬浮技术,全国都用上这样的空调,我们为国家为社会节能200亿能源消耗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其实我最兴奋的是,改革开放这40年,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在这样的平台上充分展示自己,是他们为我们的改革成果作出了贡献。像我们格力的孩子,现在是一代一代的人。格力现在有9万员工,但研发人员有一万四千,在行业中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。但我觉得不算高,我们现在还在加大培养。未来格力是一个全自动化的时代,所以工人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,要是掌握一定技术能力的人。
其实我们做多元化不是因为盈利去多元化,而是因为国家需要。当我们要进入智能化的时代生产时候,发现我们要有更多的高精尖装备来支撑,但是我们买不到就只能靠进口。既然是国际化的,要融入到国际化,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,我们的国际化是依赖别人给我们输出,为什么不能用我们的创造来输出给别人?这也是一种国际化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进军了智能装备,在一张白纸上用了7年的功夫,现在我们已经有一百几十种不同型号的机床,像医疗行业、家电行业、电器行业,还有大型机加工企业的需求我们都能满足。
主持人:您说我们的空调然后经过几次迭代,越来越节约电节约能源,每一次这样迭代,最关键的支撑是什么?
董明珠:我们在技术研发的时候,不做跟随型。我们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,创造满足消费需求的技术,这是一个导向。第二个就是,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,在发展的过程当中,从开始是一个盈利追逐点,最终到对社会责任的转变,是从选择行业的时候就开始的。选择行业要特别慎重,不能说做房地产最赚钱,我们就去做。不能说房地产不需要,从一个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讲,房地产不可缺少,但是支撑发展的不是房地产,而是工业装备。
主持人:我们广东叫做制造业大省、制造业强省,您觉得制造业对整个社会、对国家来说,是什么样的地位,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?
董明珠:我觉得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,我们从前的消费品来讲,当时家里有部自行车,就觉得很快乐。然后后面有个摩托车,你觉得很自豪。今天家家都可以开车,是不是在升级?但如果你没有能力,去创造这些新技术,它怎么升级?这是从消费品角度。
从工业角度来讲,我们过去加工机床,好多人都是讲车工、钳工。现在用数控机床,钳工、车工基本上就不需要人去做了,用大数据说话,用数字控制就能做到。所以这都是我们讲的生活品质不断在提高,消费者的渴望、需求在发生变化的时候,你要能应对上去,这就是我们要创造的价值。
搞智能装备最大的特点是不盈利。房地产一个平方能赚多少钱?做装备要投几十亿上百亿,你不可能今年做,今年就能回报,甚至要三五年,甚至十年,周期很长。
第二个,搞研发技术,很多企业为什么投入研发经费那么少?因为投入不一定马上能见到效果,我们有一个技术,今年才刚刚通过国际领先鉴定。这个技术,我们研发了多少年了?11年。2008年我们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。
这个技术研发的团队需要很多人,企业不仅要有人力投资、财务投资、还有时间投资。不能转化生产力就没有回报,你思考是停掉还是不停掉?我觉得企业为了国家,需要有勇气去承担,我觉得值。所以,我们现在才能是世界最顶级的品牌。你用格力,不要说是用了民族品牌,你用的是世界最先进的品牌。
来源:董明珠自媒体